业内:保险发力养老领域未来可期

2023-08-19 11:05:07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记者张斯文)近年来,保险业基于自身转型发展需要和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养老领域持续发力,成为养老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业内认为,保险业投资偏好与养老业天然匹配,在赋能养老方面具有资金优势、信用优势和产业链协同优势,可为养老业带来长期资金、稳定客源的可靠养老服务。相应地,养老之于保险,除了赋能保险主业,本身具备造血功能,有望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险业有望为养老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资料图)

业内认为,尽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很大,但有效需求尚不足,养老服务供给不均衡、不充分,商业养老服务应在基础养老之上添砖加瓦、相向而行。

目前,商业养老服务的重点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参与方包括保险公司、地产企业、医院,以及居家护理公司、家政保姆公司、智能化科技企业等,养老市场整体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龙头企业、养老服务人才不足、供需错配等问题。

近期,大家保险集团与尼尔森IQ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对商业化养老服务供需趋势做了分析。从需求侧看,养老服务需求多元且分层的特征已逐步显现,从基础养老服务需求到高阶情感需求均有未被满足的空白,有待市场精细化供给;从供给侧看,对老年人需求认知与挖掘还不够,服务供给高度同质化,有待建立覆盖不同支付能力、不同模式选择、不同服务需求的“银发市场”,充分激发市场需求释放和转化;从竞争主体格局看,一、二线等高线城市商业养老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长尾发展现状在低线城市依然持续,需进行差异化竞争;从商业模式层面看,行业收入水平有望改善,新技术管理手段可降低运营成本,不同主体将找到盈利点,进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养老行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总抚养比上升,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未来将推动人力成本持续提高。结合文献,锁凌燕分析,随着人口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积极人口老龄化才是老龄社会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形成良性互动的关键。

在谈及保险业在养老经济社会中有哪些制度优势时,锁凌燕指出,过去保险业关注的是销售端、产品端,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没有充分地发挥职能;行业持续的生命力在于功能的不断升级,在养老这件事情上,行业应该专注于做专业的长寿风险的管理者。作为“养老付款人”,保险业具有风险减量的有效激励,可以基于风险管理枢纽的地位,实现风险减量服务向更为深入、专业、精细的方向发展;作为“资产守护人”,保险业积攒了大量的长久期资产,有能力延长产业价值链、进入长期性行业,形成构建生态闭环服务体系的能力,通过范围经济+定价话语权,让消费者的未来更加可期。

相对过去,老龄社会对服务业的要求会显著提升。锁凌燕提出,高质量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过去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强化资金保障,近几年,很多政策逐渐强化推进服务端建设,这也说明老龄社会需要有过硬的服务保障,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整合高效、促进风险减量。

大家保险集团党委委员、临时负责人、副总经理罗胜也指出,保险是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商业力量,并有其特有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大力推动着社会放心消费,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商业养老赋能保险公司利润增长

目前保险业投资养老有重资产、轻资产和合作模式,一般从养老金融和养老服务两个方向进行战略切入。养老金融方向,通过附加养老服务,引导消费者提前规划和储备养老资金,并实现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养老服务方向,通过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或其他养老服务,实现对养老资源的控制能力,使消费者的养老资金能够购买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事实上,养老机构财务可持续已经成为业内绕不过去的话题。尤其是中大型养老机构普遍“不赚钱”。

“我们坚持养老机构的规模应服从于财务模型和现实的销售能力上限,而非相反。”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大家健投总经理汤宁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一些养老机构存在过度追求规模、床位过多、规模过于庞大的问题。“在业内,一年一个养老机构能去化300张床位就已经是很强的销售能力了。如果一家养老机构需要5、6年才能住满,前期大量床位空置造成的累积亏损,都需要后面用很长周期的经营去弥补,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汤宁指出,目前养老行业整体的销售能力比较薄弱。“和养老床位的销售难度相比,保单的销售难度并不低,所以保险的销售体系对解决养老行业销售能力不足的问题,或许是一条路径”。此外,养老企业的产品力要足够好,要学会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解决客户的痛点,才能不断提升客户转化。

着眼未来,锁凌燕提出,行业可以更积极地探索“保险+”模式,例如保险+养老,保险+医养等,基于这样的前景,锁凌燕强调,商业保险应及早推动商业模式探索;商业保险要更好地认识全生命周期的个人风险变化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处理好养老金、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健康、长期护理及其他各类服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风险的减量重在预防,未来可以更积极有效地探索一些支持预防的支付模式,不管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如果把关口前移,不仅雪中送炭,还可以雨前送伞,对行业发展会有更多的裨益,对幸福的老年生活会有更多的助力。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