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老年人排便困难,要警惕特发性便秘

2023-04-28 03:11:06 来源:家庭医学

朱阿姨饱受便秘困扰,经常是好几天都不排便,排便时特别费力,排出的粪质硬结或硬球状,并有便后不尽感。去医院行B超、胃镜或结肠镜等多项检查,却没发现胃肠道有器质性疾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资料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什么是特发性便秘

不少老年人可能会有朱阿姨这样的经历,临床医生将这种便秘现象称作“特发性便秘”。特发性便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发病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患病率约为5%,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的临床特点为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时感到特别费力,且粪质干硬,但检查并未发现胃肠道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为何特发性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医学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及某些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1.运动不足,饮水较少,容易导致肠管蠕动减少,粪便滞留而致粪便干结。

2.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对咀嚼功能影响较大,可引起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因唾液分泌减少而造成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二是因食物纤维摄入不足而使胃肠道蠕动减慢。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发生便秘。

3.有些老年人因年老体衰而经常呆在家中,体力活动不足而消化功能下降;还易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久之易生不良情绪,如焦虑、烦躁和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可干扰植物神经对肠道的支配,削弱肠道运动功能,引发便秘。

4.有些老年人缺乏规律的排便习惯,不能每日按时蹲厕,容易造成排便反射抑制而缺少便意,也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

特发性便秘重在预防

老年人要比青壮年更易引起特发性便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功能性便秘的防治重点是“防”,着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1.老年人要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较长距离步行即可。但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加强饮食调理,适当增加五谷杂粮、水果和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不要吃的过于精细。

3.注意调节心态,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4.根据自身的排便特点每日定时如厕,并在每晚睡前进行腹式呼吸20~30次;还可进行自我腹部按摩,每次3~5分钟,每日1~2次。以有效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

文/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